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在校师范生口语训练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口语训练模式的三大模块及建立不同的口语训练模式的依据和类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豫东禁忌数字的解读,挖掘其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归纳禁忌数字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展现豫东人禁忌数字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是高职高专院校中文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枯燥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亟待很高。有鉴于此,教师应转变理念,弄清课程教学目的,恰当安排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冯骥才的《怪世奇谈》系列津味小说《三寸金莲》和《阴阳八卦》等作品的语言颇具特色,特别是在修辞方面更是匠心独运,本文通过对其小说中超长组合的同素连用的研究,旨在在已有对其作品风格、语言特色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感受其与众不同的修辞美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冯骥才的小说《三寸金莲》的语言特色进行了实例分析,论述了小说在用词的准确、恰当方面达到了精当至极的高度,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方面,各显特色又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6.
孟玉红 《现代语文》2010,(12):78-78
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实验教科书的设计中,必修1、2两模块共安排了两个单元的诗歌。作为阅读鉴赏版块的诗歌,在新课程背景下,该以何为鉴赏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一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不以为然,“拜拜”不就是“再见”吗?这有什么好怀疑的。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一下,会感到二者有细微的不同。这正是语言神秘之所在,趣味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礼记·经解》曰:"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千百年来,"诗教"对形成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诗歌的鉴赏方法颇多,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礼记·经解》曰:"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千百年来,"诗教"对形成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诗歌的鉴赏方法颇多,如抓住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电影的片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好的译名有助于实现影片的文化传递功能。美国影片《国家宝藏》片名具有十分微妙的法律文化内涵,译者应当在充分理解片名与相关文本的互文性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当的译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