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魏晋南朝时期,在众多的门阀世族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族:他们没有深远的资历声望,也没有显赫的身份地位;既不像王、树等一流高门在政治上呼风唤雨、左右前政,也不象话、庚等新起门户把握历史机遇,迅速起。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家族却以自己独异的家族特征构成了“魏晋风度”的主要内容,为魏晋时代这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拣上了浓重的一笔。这便是对魏晋时代思想素识、社会风气乃至生活习俗都产生丁深刻影响的陈都尉氏(今河南尉氏县)的阮氏家&。一、伍年赢族筑波场研究一个家族的历史,不可能回避其姓氏来源.关于阮氏的起源,古代诸…  相似文献   
2.
东晋一朝,不仅出现过“王与马共天下”的历史现象,实际上还形成过“庾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王与马共天下”这句风谣,一方面反映了东晋君主制下权贵合议的政治特征,另一方面显示了琅邪王氏家族在东晋时期的政治地位和赫赫声威。那么,庾氏家族何以异军突起,出将入相,侯爵辈出,与司马氏共坐江山呢?一般说来,经济实力和援玄入儒是六朝时期大家族振兴的物质、文化条件,但具体到每个家族的历史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中原地区的广大农村,自汉至今两千年来,“王莽撵刘秀”的传说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些故事大致分为“遇难呈祥”、“天保地佑”、“感恩相报”、“历史遗迹”等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4.
儒学独尊地位在西汉的确立,使得中国农耕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大家族都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地方望族名门,多有儒家之信徒,“其为学也,则从师授经,或游学京师,受业于太学之博士。其为人也,则以孝友礼去见称于宗族乡里。然后州郡牧守京师公卿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本文的上篇集中讨论了庾氏家族的兴起及其在西晋的地位这两大问题。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说庾氏家族在西晋中朝已积聚了相当的户门势力,足以使其子孙待时而显,龙腾虎跃,翻云覆雨。而  相似文献   
6.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7日至12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与前两次会议相比,这次会议有如下明显特点。首先是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中青年同志占代表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知识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代表中绝大多数为教授、副教  相似文献   
7.
“文理综合类”高校学报出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理综合类”高校学报,是指文理内容混合的、由一般地方高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它既不是社会科学版,也不是自然科学版,这种没有性质标识不伦不类的混合现状造成了此类学报运作与管理的尴尬被动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需要主管部门政策的调整、支持,其次学报自身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走特色之路,走开放之路,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保证学报的质量和品位。再次,作为主办单位的地方高校,要正确认识学报在地方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考虑学校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同时,从学报生存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把握学报的发展方向,让学报在客观规律的支配下而不是在人为的行政干预下去正常地操作运行。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的偏见和史料的缺略,今人,包括额上档次的文化人,对叶公(名沈诸梁,字号高)这位先秦人物的认识,大都是通过“叶公好龙”这则寓言看到了一位华而不实、里表不一的典型。两千多年来,这位叶公给人的印象够不着可增可恶,但也真说不上可亲可敬。这似乎也成了用不着再去争议的定论。而今年初,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潘民中、杨晓宁、Z’j·健民三位先生的们}公沈诸梁考论》一书(以下简称《考论》),不仅一反传统的定论成说,而且在利公这个人物的评价上,还传递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信息:叶公君临叶地,“有帝王之威”;叶公…  相似文献   
9.
学报功能的匡正与学术风气的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由于非学术因素对高校学报特别是地方高校学报的影响,导致了学报功能的弱化和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对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产生了负面影响。要正确发挥高校学报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在坚持学报学术性这一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报求真求是的鉴审评价功能,对学术活动的正确导向功能,对优秀成果的及时传播转化功能,以及对学术研究的全面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国家一体”,“家国一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家是国的缩影,国则是家的扩大,家族的昌盛败落与国家的兴隆衰亡密不可分。仅此,我们即不难看出开展对家族史的研究与国史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展家族史研究的重要意义。颍川鄢陵的庾氏家族,兴于汉魏,盛于东晋,败落于南朝,400年的家族兴衰史反映了魏晋南朝的历史风貌。勿庸置疑,对庾氏家族盛衰的原因及他们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考证这个家族的子孙繁衍,世系源流,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为此,笔者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