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作为教师,该如何指导呢?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观察对象 幼儿的观察时间比较短,注意力容易转移,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观察对象,是保证观察活动开展的前提。所以,我每次带幼儿观察,目标都比较集中,范围也不大大:一棵树、一条金鱼、一片草地。同时注意选择有一定新奇性的对象,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也尽量让他们看到其中新奇的一面。办公室前的梨树、桃树,河岸边的柳条,动物园的猴子,公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了小朋友们的“长期观察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