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章对吴礼权博士的《中国语言哲学史》进行了评析,认为该书立足传统,努力前瞻,是一部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全面地历史地审视中国语言科学的拓荒之作。  相似文献   
2.
§1 我们所说的句法结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构成的组合形式。对于这种组合形式,在我国语法学界,有人叫短语,有人叫仂语,有人叫词组,有人叫结构。句法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句子。就一般来说,它是词和句子之间的中间站。汉语语法范畴主要依靠大小语言单位互相结合的次序和层次来表达,我们从这个中间站来考察汉语句法结构的分析问题,可能是比较有利的。 目前,语法学界在讨论分析方法问题。我们想,既然是分析方法,要用就可以拿来,不用就把它搁起,如有镰刀和斧头,问题在怎么掌握和运用它。可是,在语法学界,似乎有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言研究中分别有语音平面、语义平面、语法平面、语用平面的研究,在语言教学中,特别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注意这几个平面及其相互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从语音平面的句调、停顿、重音,语义平面的词义、句义、同音词,语法平面的结构层次、结构关系、歧义,语用平面的语境、蕴含意义、交际目的等方面,探讨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马氏文通>以前古代学者对动静字的研究成果.从宋代开始,学者已区分动字和静字.动字表示勉强着力的意义,静字表示自然现在的意义.动静异读萌芽于汉,元代刘鉴是总其成的代表人物.动静异音是根据句读分析逐步归纳整理出来的,有其坚实的语言基础.动字、静字是指同一个字的不同用法.<文通>中的动字、静字概念是按西方语法学的框架改造过的.  相似文献   
5.
汉语拼音的标调法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已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就是:阴平用调号“—”,阳平用调号“/”,上声用调号“Ⅴ”,去声用调号“\”。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例如: 巴 b(?)(阴平) 拔 b(?)(阳平) 靶 b(?)(上声) 坝 b(?)(去声) 吧 ba(轻声) 这种标调法,优点是醒目、清楚,可是也有缺点。因为“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书写起来要经常回笔,印刷起来增加检排的困难,既不容易印得十分清晰,使用起来也颇不方便。再说,每一个音节上都有附加符号,也不那么美观。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的今天,这种标调法不适于在计算机上使用。因为计算机要求顺着一条直线输入符号,这种标调法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因此,线性化的标调法,就汉语拼音技术应用来说,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汉字的规范统一,要以世界人民使用是否方便为出发点。中文电脑需要两套软件系统:一套是输入汉字,可输出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也可输出汉语拼音;一套是输入汉语拼音,可输出汉语拼音,也可输出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这两种汉字输入系统也可在软件设计上统一起来。“汉字输入式”以“八种笔划法”更切合汉字结构的实际。在汉字规范统一的前提下,汉字的推广普及应以电脑的应用研究为第一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死字活字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马氏文通》以前古代学者对汉语死字、活字的研究成果。从宋代开始 ,学者已区分死字与活字。死字是表示“自然而然”现象的字 ,活字是表示“使然而然”现象的字。实字皆是死字 ,惟虚字有死有活。实字可虚用 ,死字可活用。  相似文献   
8.
说“调价”     
“调价”是一个动宾式复合词。“调”是调整的意思。如: 1.去年经过反复讨论,下决心调价,结果化纤布销量大增,从限产变为增产。 (《光明日报》1984年7月31日) 调整价格,可以调高,也可以调低,因而,跟“调价”同义的词分别有“提价”、“降价”。严格地说,这三个词的语义关系是: 调价=提价+降价 例如: 2.这次调价的降价总金额将大于提价总金额。 (《人民日报》1983年1月19日) 这个句子也可以变换为: 3.这次调价的提价总金额将小于降价总金额。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调价”和“提价”可以相互替换。如: 4.这次客票提价后,铁路多收入的钱将主要用于加强铁路设施建设。调价后,铁路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