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就业压力日趋增强,因此,对于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以常熟理工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为基础,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重点提出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6w”法,以及改善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全程化、分阶段以及系统化、分类别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乙二胺(ED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以甲醇为催化剂,在30℃进行6小时Michel加成反应,可制得含多个双键的树枝状丙烯酸酯齐聚物(DAO).与相似分子量的线性丙烯酸酯齐聚物相比,DAO粘度低,用作紫外光固化树脂,其固化速度快,且固化产物硬度好,耐溶剂性好.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在现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己不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提出了高校构建"多元化、全方位"就业工作体系,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了在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高分子材料专业开展《功能高分子材料》双语教学的目的,探讨了双语课程与专业英语的关系,师生英语能力、教学方式、辅助手段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乙二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罗丹明B为原料,合成了聚(胺-酯)-罗丹明B(RHDB)树枝状大分子(PAE-RHDB).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并用IR、1HNMR和UV表征了它的结构.研究了PAE-RHDB的荧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h,原料配比n(-NH2):n(-COOH)=2:1时,以氯仿为溶剂,产物产率为34.86%;当PAE-RHDB浓度为0.15mg/mL,甲醇为溶剂,溶液荧光性能最强,原料配比对产物荧光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乙二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二乙醇胺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树枝状聚(胺-酯).讨论了树枝状聚(胺-酯)用量、离心时间及溶液pH值对于Cr3+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5℃时,当pH=9.22,以3000 r/min的转速离心13 min,用20 mL PAE(NH2)8(c=0.01 mol/L)溶液处理10 mL CrCl3(c=0.1 mol/L)溶液时,Cr3+的去除率最高,为81.72%;25℃时,当pH=8.48,以3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用20 mL PAE(OH)16(c=0.01 mol/L)溶液处理10 mL CrCl3(c=0.1 mol/L)溶液时,Cr3+的去除率最高,为90.85%;25℃时,当pH=7.67,以3000 r/min的转速离心7 min,用20 mL PAE(OH)24(c=0.01 mol/L)溶液处理10 mL CrCl3(c=0.1 mol/L)溶液时,Cr3+的去除率最高,为95.17%.  相似文献   
7.
以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状化合物[PAE(=)8]分别和二乙醇胺(DEA)、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16和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测定了多羟基树状化合物的表面张力及对苯甲酸、水杨酸、甲基红的增溶性.实验结果表明,端基为16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PAE(OH)16]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而端基为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PAE(OH)24]不具有表面活性.对比PAE(OH)16PAE(OH)24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苯甲酸、水杨酸及甲基红等难溶客体分子的增溶性,得出增溶能力大小顺序为:PAE(OH)24>PAE(OH)16>SD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