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迁的季节》是苏丹现实主义作家塔依卜?萨利赫的代表作。萨利赫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从"南"到"北"的迁徙和自"北"向"南"的回归。驶入的航程是对宗主国殖民的一种反抗和报复,但也有可能掉进自己所设的陷阱。任何二元对立的思想都是致命的,无论是报复性的"驶入的航程"还是固守的民族主义都不可取。萨利赫强调的还是两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既不赞成完全推崇西方文化,也不赞成全盘否定本民族文化,而是立足于本民族前提下的"西学为用"。  相似文献   
2.
《耻》描述了一个52岁的南非白人教授卢里因与一个女学生的艳遇而被逐出了学术界。小说中,卢里的浪漫主义情怀始终贯穿全文。本文将从卢里的浪漫主义情结作为突破口以揭示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白人在南非这样的第三世界的生存现状及处境。  相似文献   
3.
运用列斐伏尔以及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从地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本空间三个方面来分析《北迁的季节》的空间叙事艺术。萨利赫采用地质空间的对比手法来体现苏丹北方农村和大都市伦敦的差距和象征意义,叙述者和穆斯塔法所在的社会空间则注定了二者无法真正融入苏丹乡村的生活。萨利赫使用的"并置的情节线索""回溯和闪回的叙事手法"以及"反复出现的空间意象"等叙事结构空间性的手段在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达和深化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蝴蝶君》的人物身上性别模糊和雌雄同体特征明显,这些雌雄同体特征也是决定人物各自命运的关键。强烈的性别意识和对立导致了剧中人物无法达到两性的和谐。文章以弗吉尼亚·吴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提出的"雌雄同体"概念中的三个特征:男性化的女人与女性化的男人、性别意识和两性和谐来分析《蝴蝶君》以及作者黄哲伦残缺的雌雄同体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