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哥德尔定理解读美本质,以逻辑推理方式,论证了没有千古不变的美本身,确证了美本质的开放性及美学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在长篇网络报道中,系列新闻图片构成的视觉框架能够显著增加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真实性,在人们对报道内容的理解、看法和态度方面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是有限的。对那些比较主观的、感性的议题,图片的影响较大;但是与社会伦理、常识、社会规范有关的议题,图片的影响要小一些。系列新闻图片在报道中位置的不同对读者的情绪没有显著影响,而对读者的吸引力、报道的真实性、态度和判断都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提高报道吸引力以及真实性方面,根据报道内容将图片分开放置效果最好;而在影响读者的态度和判断方面,图片放置报道最前面效果最好;把图片都放置报道最后的做法,传播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纽约时代广场投放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作为一个文本,运用视觉表征ACTE模式,即从吸引注意(Atten-tion)、引向内容(Content)、展现主题(Theme)和配置效率(Efficiency)四个层面解析短片具体构图元素和修辞手法,探究图像所隐喻的传播意图,由此剖析、探讨其说服效果与方法,以期为以后国家形象片的构建提供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高校双语授课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互动式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易操作性的具体互动策略.  相似文献   
5.
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能够为图像传播提供方法论,即可以用来探讨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传播在知觉层面的意义生成及传播的有效性问题。这种研究深刻地触及到了传播活动的本质——意义的达成,这种研究对视觉传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实用性和审美性,表现性和形式美、民族性和时代性层面探讨建筑艺术的审美物征,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7.
新闻图像作用量表能够告诉受众自己为什么受新闻图像影响,以及在哪些方面受到其影响;也可以使新闻图像传播者在传播实践中更有的放矢或规范自己的传播行为。而在此基础上编制的新闻图像作用判定量表则进一步为新闻媒体图像编辑等把关人在选用图像时以及制定图像传播策略时提供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高校小组课程主题演讲从主题内容设计、小组成员分工、教师过程指导、演讲汇报以及成绩评定五个环节作了较为细致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倒锥教育效益模型是关于教育主体的人的年龄、学习的精力投入程度与其取得成就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一种假说。该模型从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如何进行教育精力投入以及教育部门如何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来探讨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的依据和途径,有利于更新教育效益观念和实现教育资源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0.
从实用性和审美性、表现性和形式美、民族性和时代性层面探讨建筑艺术的审美物征,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