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以人为本”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本体上坚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是最根本的力量,是社会实践和创造历史的主体;在理念上体现了对人的现实性关怀,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方法上实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而社会发展既是人的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和谐之意蕴     
和谐一词有丰富的内涵,就某具体事物的整体层面而言,是事物的内部组成要素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协调一致的内在机制和稳定平衡的外在状态。和谐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状态,社会的发展也必然是从不和谐到和谐的运动过程,深刻理解和谐的内在含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红色文化引领大学德育教育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国先重教,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首先应培养出更多能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的青年,用红色文化引领大学德育教育的全过程。红色教育资源具有材料丰富和内容详实的特点,大学德育教育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把红色文化用多样化、直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联系现实阐释理念,强化观念.引领当代青年的理想。帮助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