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叶赛宁的抒情诗一方面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精神,一方面又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这种矛盾的创作倾向正是其心理矛盾的写照。叶赛宁在农民思想情绪和颓废派诗人的影响下一度潦倒,但其对俄罗斯的爱却是十分执着而热烈的。他向往乌托邦式的“庄稼汉的天堂”生活,而这种宗法式的古老的生活方式,与时代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他陷入了无力自拔的心灵苦痛之中,最终以自杀来解脱。  相似文献   
2.
党校教育走向正规化以来,我校在研究生班、本科班、大专班开设了英、俄、日三种外语。外语课开设是党校教学的一个新课题,那么怎样搞好党校成年人的外语教学呢?下面就自己在83年级、84年级、85年级三届理论班俄语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