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就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 ,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是相互促进 ,相互配合 ,相辅相成 ,协调统一 ,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或只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偏激的做法 ,只有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实行“双向开发” ,才能发挥人的潜能。1.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手段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兴趣是成才的起点”。美国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只给你一把直尺,你能不能画一个圆?”平常让学生画圆,画法很多,可以用圆规画,可以用圆形的物体来画,有时也可以徒手画(当然不会很圆)。而今天却要求用直尺画圆,这个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从学生的讶然中足以看出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静静的,静静的,课堂陷入了一种无比寂静之中。  相似文献   
3.
《圆的认识》这节课出现在大型公开课上的频率算多的,每个设计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理由,呈现的课也各有千秋。课的目标定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我们对《圆的认识》的目标定位也进行了重新认识、调整,选择了能支撑目标的材料进行教学活动,效果真的不错。[片段]谈话引入后,教师问学生“:看了这么多圆形的东西,有没有看过画圆?”学生有的说拿圆规画,有的说拿硬币画,有的说拿量角器画,有个学生说用素描中的方法画圆,先画个正方形……总之,学生的方法有很多。师:就给你一把直尺,你能不能画一个圆?学生“呀”了一下,…  相似文献   
4.
一、从“形象”着手创设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教学情境,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如在生物学教学中常用实物、挂图、配合与教学内容相吻  相似文献   
5.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如果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曾经让我陶醉,那么在我的数学课上闪现的沉默场景则让我痴迷,让我讶然不已。那沉默中酝酿过的见解是酒香味浓。  相似文献   
6.
一亿有多大     
“一亿有多大?”学生的脸上写满了疑惑。我借助直观物体问学生:“一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有一张课桌那么高吗?怎样才能知道呢?”有一双小手举起来了:“先量出100张纸有多高,再算一亿张纸的高度。”学生量出100张纸高度是1厘米。1万张纸就是100厘米,是1米。一亿有10000个10000,就是10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叹,初步感受到1亿的厉害。  相似文献   
7.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就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或只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偏激的做法。只有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实行“双向开发”,才能发挥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实现“和谐社会”“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而生物学是一门与环境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密切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与老教材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在老教材中,乘法的引入一般是从简便引入,通过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体验:当用加法算式表示比较麻烦时,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比如写100个2相加,让学生体验到这样麻烦,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简单的表示方法,从而引进乘法。而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乘法的意义是从现实背景中引入的,因为生活中存在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事实,所以引进乘法的运算。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是从相同加数中感悟的。对于“用乘法算式表示真简便”安排在后面课时。一、创设情境(课前谈话:暑假里你去哪里玩了?好玩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