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思想政治课教师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生创新人格显著缺乏。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创造性地学习,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创新人格的培养,但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2.
人格问题是一个被多学科整合与研究的对象,哲学意义上的人格侧重于对人终极意义的关怀,即人的主体性、创造性、自为性或人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侧重于对人终极关怀的心理调适过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植根于人文精神的人格教育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德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纳入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视野必将导致创新的德育。创新的德育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更新人格观教育观念。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对传统人格的"扬弃",是对健康人格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发展学生的创新人格是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把教育重心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去,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视野.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应该从理解性原则、交往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反思性原则四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创新人格品质养成的内在、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