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顺地戏剧本"唱段"的句式以七言为主,十言为辅,间杂八言、九言、十一言、十二言等,可见安顺地戏剧本在草创时期较为粗糙.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安顺地戏文本的原本成稿时期当在明朝成化年间之前.地戏剧作家运用了多种方法来构建唱段句式,表明他们有很强的词语运用能力和巨大的语言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在讲解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其中的个别注解经过反复推敲,终觉可使更加完美。《韩非子·五蠹》"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中,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当为当时常见之现象。"以"是解说这句话的关键,当释为连词"因为"。  相似文献   
3.
宋积良 《安顺学院学报》2013,15(2):50-52,79
《水浒传》中存在大量的字序对换同义词语,每组词语的意义基本相同或相近,绝大多数可以相互替换。从这些字序对换词语的内部结构来看,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在元末明初时期正处于一种未定型的发展过程时期,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其稳定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同义连用是上古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从上古古籍《国语》《史记》中同义连用的内部构成情况,并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中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机制与原因,有利于了解现代汉语并列式合成词的构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中存在大量的并列式字序对换词语,每组词语的意义基本相同或相近,绝大多数可以相互替换。其构成成分之间存在同义连用与类义连用两种形式。从这些并列式字序对换词语的内部结构来看,并列式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在元末明初时期正处于一种未定型的发展过程时期,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其稳定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从贵州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物品中可以发现,早在我国汉代时,贵州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并不亚于中原地区。究其原因,汉代汉族农耕文化对促进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汉族农耕文化对贵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有力地推动着贵州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宋积良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3):53-55,84
从贵州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物品中可以发现,早在我国汉代时,贵州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并不亚于中原地区。究其原因,汉代汉族农耕文化对促进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汉族农耕文化对贵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有力地推动着贵州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讲解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其中的个别注解经过反复推敲,终觉可使更加完美。《韩非子·五蠹》"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中,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当为当时常见之现象。"以"是解说这句话的关键,当释为连词"因为"。  相似文献   
9.
同义连用这一语言现象在上古汉语中就已经大量出现,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从这一角度来看,《国语》中前人的一些训释确实值得商榷;同时也可以用同义连用来判断前人的一些注解的优劣,以便阅读古书。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明清白话小说的语言中,有一种“打一V”结构的词汇现象出现较为常见。宋元明清时期等断代语言词典或专书语言词典,对这一现象的释义有所忽略。无论是在“打一v”中,还是在“打V”中,“打”均没有“仔细”、“短暂”等义。“打一V”现象到清代已是大大减少了。“V”主要为表示看、望意义之类的词。在近代汉语言中,“打一V”的存在正体现了词汇发展的过程,“打一V”中的“打”随着语言的发展最终词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