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谈〈被窃的信〉》与《蝴蝶君》这两个文本的分析比较,用拉康在《谈〈被窃的信〉》中所运用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后者进行解构,以避开对《蝴蝶君》的传统后殖民主义与东方主义解读,试图从个人心理的角度阐释戏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基于无意识控制下"菲勒斯"如何作用于伽里玛二十年对"蝴蝶"的畸形恋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