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理雅各《礼记》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理雅各英译的《礼记》为蓝本,对其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理雅各采用了一些主要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脚注、音译和释义等方法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2.
归化和异化是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常采用的两种翻译策略。《礼记》包含了很多蕴涵中国神秘文化的词语。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在翻译这一中国典籍的时候,一般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将中国的超自然文化融入到西方的圣经文化中。在这一过程中,理雅各始终把《圣经》的地位放在第一位,而当《礼记》中出现的中国神秘文化在《圣经》中没有记载时,理雅各则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以便划清中国神秘文化和基督教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以理雅各的《礼记》英译本为例,分析了语义翻译策略在其译本中的具体运用,并指出此译法能很好地保留原文的形式、内容以及风格韵味。同时,为避免因过度忠实原文形式而造成误译,文章还探讨了如何正确适用语义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国古代经典的译者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原文理解准确而细致、再现原作的风格、详尽的文本注释是理雅各《礼记》英译本的特点,意识形态操纵理论对理雅各的影响体现在其对翻译材料及其翻译策略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德国功能派的翻译目的论,以理雅各的《礼记》英译本为研究案例,分析了理雅各对中国神秘文化的译介。为了襄助其传教事业,理雅各采取了归化的译法来翻译某些蕴涵中国神秘文化的词,体现出了他的宗教融合倾向,同时,当某些中国神秘文化现象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类似的文化意象时,他又采取了异化的翻译方法,以便划清中国宗教和基督教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