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田齐创立的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最具典型意义的官办大学,不仅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也是战国时期闻名列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和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稷下学宫的出现,不仅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而且由于对人类历史、善恶取向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性的文化走向,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通过分析稷下学宫与齐国都城临淄的关系,从而总结得出中国古代大学与城市的船陛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经学教育在东汉臻于全盛,对此,前人论述详备;然盛极而衰,东汉末年的经学教育江河El下、辉煌不再,是为我国古代学术思想之一大转折与变局,其原因何如?兹尝试述论之。  相似文献   
3.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率军围攻樊城、襄阳,是为樊城之战。曹操、孙权暗中联合,徐晃正面紧逼,吕蒙背后偷袭,两面夹击之下,关羽兵败身死,痛失荆州。此战疑点颇多,近来讨论热烈,研究逐渐深入,但仍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意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史料,从战前形势、战役进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尝试对有关疑问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4.
古文经学在荆州官学成为正宗学术,实为两汉今古文论争成果之延续。诸葛亮客居荆州,师承名儒宋衷、司马徽,深得古学精髓,继体前贤举大义、尚博通之风格,读书治学"观其大略",饱览坟典,遂至儒道法兼融而成就大才。"务于精熟"的今学传统治学方式已然落伍,注定徒劳无功。  相似文献   
5.
清末甲午之战后,中国的先知先觉开始行动起来,试图用各种方法挽救这个古老的帝国免于沉亡。《黄花赋》的作者石之轩正是在阅读了大量近代人物的文集、奏疏、日记、书信、行状、年表、家谱,以及形形色色的晚清稗官野史、笔记杂谈后?描绘了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群人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