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设法计(一) 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议论、尝试解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不仅要使儿童获得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技能,还要逐步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儿童的智慧,使儿童从小就肯动脑筋,善于想问题,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初步体会。一、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合理组织教材,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九册的教学内容较多,下面仅设计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单元的复习练习题,供参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计算下面各题(①——⑤用简便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一般应用题的思路,能独立地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 2.掌握各类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其基本数量关系,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数量关系,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解答分数、百分数中各类应用题。  相似文献   
5.
“两数相差关系”的应用题包括“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少几”三种基本类型,都是属于研究两个数相差多少的数量关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弄清大数、小数与相差数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关键是使学生透彻地牢固地掌握这三种类型的基本概念,以便能正确地进行判断,准确地进行解答。下面是我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火柴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7.
我在一至三年级进行了“应用题教学”试验的基础上,从四年级起开始进行“指导学生读书,培养自学能力”的试验。几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好比教人骑自行车一样,要经过引、扶、带、放那么一个过程。一、激发兴趣吸引学生学我在教学活动中,比较注意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我在上新课时尽可能地创设各种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利用挂图,自制教具,采用幻灯教学等方法,指导学习观察想象,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中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