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同普遍中学相比,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语文是文化课,是辅课。辅课的明显标志就是课时少,部颁《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授课总时数仅104课时,而各地在执行时,又有所减少,如上海市的技校教改方案把语文压缩到78课时。技校学生以学技术为主,不可能花大量课时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柳斌在《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教育学生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要努力探索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几年过去了,在普教界,素质教育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职教界,素质教育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呼声日高,其进展较普教界为快.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职教没有“高考指挥棒”,学校组织教育教学的自主权较大;二是近年来,素质教育已由专家的理论探讨演变为一种“热门”的口号,职教当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三是职教处于大力发展的初期就面临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其教育的定位、性质、运行等均处在一种困顿之中,素质教育于是就成了一剂万能的“良方”.  相似文献   
4.
只要一提起常州高级技工学校,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陆锡春”这个普通而又蕴含着不平凡的名字。他年近50,清癯的面容总透露着一种严谨不苟的“神气”。在常州高级技校,老师们佩服这“神气”,学生们敬重这“神气”,因为这“神气”饱含着陆老师对技工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 早在18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陆老师从内地一家大型军工企业调回常州,怀揣组织上的分配证,他来到了刚刚复办的常州技校。踏着雨后泥泞的小路,望着这座被废弃仅有的两排破旧的平房的知青点,校长握着他的手说:“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已经有好几位老帅报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希望你能留下来,和我  相似文献   
5.
技校语文的定位问题在技工教育的课程建设中,一直遵循着“文化课为基础课服务,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实习课服务”的原则,这样,作为最底层文化课的语文便成了“鸡肋”。课时数从早期的120,减到后来的104,有的省市(如上海)甚至减到了76。实际执行中,有的学校不但课时安排很随意,而且什么人都可以上台执教。一言以蔽之,技校语文实际上已处于一种可有可无、虽有若无的尴尬境地,这实在是技校语文的悲哀,也是技工教育的悲哀。不过,这种悲哀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在过去的20年中,技工教育的本质是就业培训,此…  相似文献   
6.
当地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张浦镇位于县域经济最发达的江苏省昆山市副中心地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5个社区、19个行政村(17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外来务工人员13万人.全镇58.3%的农产居住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说明全国技工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三分册<职业道德>的编写思路的基础上,对该教材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个极为普通而又平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贾怀新,一个已在病床上躺了近三十年的病残军人。此刻,他那镌刻着岁月流光的脸上荡漾着微笑与慈爱的光芒。在他的床前,围着一群年轻的学生,他们——常州高级技工学校的共青团员们,正和老人热烈地交谈着,谁也没有注意到阳光已悄悄地从窗前溜走,夜幕已经降临。当两位女同学从厨房里出来,替老人围上餐巾准备吃饭时,大家才猛然觉得应该告别了。“贾伯伯,再见。”“哎,别走啊,忙了半天,你们……”“再见,贾伯伯。”屋内只留下老人感慨的呼嘘。1983年,正值…  相似文献   
9.
向作弊宣战     
1994年国庆节休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一封署名为“一名本校学生”的信摆在了江苏省常州高级技校校长徐效忠的案头。信的内容写在一张报纸的天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江苏省常州高级技校是全国重点技校,也是江苏省第一所高级技校,在技职类学校中应该率先‘开刀’。”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1997年11月,在《北京文学》和《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上进行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历时两年多,对此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反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偏重语言教学和语言训练。就是把“语文”理解为“语言和文字”,而不是“语言和文学”。因此,大量语文知识的传授和练习就成了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第二,偏重对课文“讲深讲透”、“析细析微”地分析。学生少有自己对课文的吟诵和感悟,更多的是记笔记、背结论。第三,偏重庄重的政治教化、思想熏陶。从教材的内容,到课文的阐释、教师的解读,都承担着既“授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