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体育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60年代初期,我校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群众性足球运动。经过20年坚持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传统,校队初露锋芒,在市中学生足球赛中两次获得冠军,向市、区运动队输送6名优秀运动员。为传统校奠定了基础。1978年市体委、市教育局正式命名我校为市足球传统学校。1980年以来,校代表队在参加市第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五项  相似文献   
2.
自19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新公共管理”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促使大学进行市场化治理。《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以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反映了政府在大学内部推崇建立类似企业的市场化行政管理结构的基本历程。英国大学“多中心参与”、“行政权力去中心化”以及实行问责制的治理模式,也给我国大学治理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通过45分钟的教学,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每堂体育课都应有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的研究和论述,即中强度高密度的原则。上海市体育中心教研组在1981年全市体育教学评比中,提出体育课合格指数为平均心率120—140次/分,全课运动密度在3O%以  相似文献   
4.
传递赞赏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传递赞赏实验:给三个快毕业的大学生每人三枚别针和三条蓝色缎带,缎带上写着“我是重要的”五个金字。要求每个大学生将蓝色缎带送给自己认为最值得感谢的人。然后,请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将缎带  相似文献   
5.
6.
体育课中的适量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体育课的任务有三方面,即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认为,其中增强体质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最本质的问题。根据生理学的研究,人体只有在有一定负荷量和一定持续时间的情况下运动,才能有效地发展人体各系统的机能;只有经受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对人体发展起积极作用。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客观上就是衡量体育课是否有锻炼实效,是否有锻炼价值的主要指标,也是检验体育课质量的重要标准。研究这个课题,对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和体育锻炼的科学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准备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以学科内在的学术逻辑为导向,忽略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取向,因而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质量得不到良性的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在于其"职业性",社会导向、市场导向的质量标准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评估应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多元主体参与、动态评估的"外适取向"。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的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富裕角度确立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价值导向。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区域发展需求之间出现错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待深化、"双师型"师资匮乏、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知识性倾向较严重等因素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鉴于此,文章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策略,为高职院校明确目标、完善理念、修正不足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10.
从本质来看,教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我国本科的教学目的已经从追求精神价值堕落为追逐功利,教学内容从追求博雅转向对专业的膜拜,教学评价从"重意义"转向"重量化",并且出现了教学思想的枯竭与贫乏。为了消解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自我反思的文化图式,以"和合智慧"为内核调整教学文化的要素关系并要以教学交流为途径构建教学文化的个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