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赋值法解题,是对本身与数量无关的问题巧妙地赋于某些特殊的数值(如0、1等),将其转化成数量问题,然后通过分析推理,使问题得以解决.应该说,赋值法是一种特殊的而且快捷的方法,只因适用范围比较狭窄,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条件,不要遇到什么题都用赋值法来解.但笔者认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很稚嫩,思维能力欠深刻,不灵活.  相似文献   
2.
【教学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下)P74-75"认识面积"。 …… 师小结:看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方法很多。用什么方法比较好,要看具体情况。 师:接下来,我们看这两个图形(电脑出示),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其实这两个图形就是书上P75"试一试"。生先猜想,再验证。(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然后汇报。)  相似文献   
3.
"找规律"的教学要求是"重找会用",顾名思义教学过程应落实在"找"字上,而不仅仅是规律的"应用"。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时,注重突出"找"的三个层次,且三个层次的"找"是逐步递进的。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针对教师提出的某个问题,通常只有几个优等生回答,其余的学生当“听众”,这样长期下去,对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的内容,下面是笔者对第100-101页的内容的两次试教过程与思考。一、第一次试教1.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2)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4)使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2.初步研究教材后,我设计了本课教学的基本流程(1)认识计算器。  相似文献   
6.
课堂讨论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中,讨论作为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有时往往流于形式,有效性自然也大打折扣.下面就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数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将数学文化渗透数学课堂教学中,会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笔者以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数学课堂要充满文化味,必须要挖掘文化的内涵,使之润泽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针对教师提出的某个问题,通常只有几个优等生回答,其余的学生当听众,这样长期下去,对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很不利的。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P88-89练一练,题目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教学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下)P74-75"认识面积"。……师小结:看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方法很多。用什么方法比较好,要看具体情况。师:接下来,我们看这两个图形(电脑出示),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其实这两个图形就是书上P75"试一试"。生先猜想,再验证。(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然后汇报。)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P106例3 1.师生小结得出:C=a×4,S=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