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语文课教学中适当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既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领悟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志群 《职教论坛》2003,(10):41-41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达到使学生在理解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现代教学理论也早已阐明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并非易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呢?我认为:一、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职业中学语文学习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的,我在教学中比较注意把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发展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注意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动口、动脑、动手,使他…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尽快掌握同体裁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同类题材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特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鉴赏和表达能力。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钱塘湖春行》两首诗时,我尝试运用此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这两首诗的主要特点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特点,泛读后,我首先提出问题:同是写西湖多姿多彩的美景,这两首诗分别从哪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