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
从美日在华利益的消长论日本侵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日在华利益的消长论日本侵华的原因尹灵芝对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原因.我国史学界把它总括为三大方面:第一,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是其多年的既定国策;第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第三,在国内由于国民党政府...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期,随着制宪热潮的兴起,中国出现了移植人身保护令制度的活动。这一活动迎合了中国实现宪政的发展趋势,启发了人们的人身自由意识。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混乱、缺乏相应的法文化土壤,这次移植并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3.
邓中夏同志(1891—1933)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的紧张战斗中,善于总结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写出了大量的文章,从而对中国革命,特别是有关民主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指导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对党的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眼的“眼”,关节。引申为文章的精要处,即诗文精要吃紧的文字。教学倘若把握不准文眼,势必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不得要领,“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无滋无味,哪来教学效果?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把握住文眼,就掌握了诗文的精神实质。文眼,文章的点睛之笔,不同文体的文章,其文章的  相似文献   
5.
文眼的“眼” ,关节。引申为文章的精要处 ,即诗文精要吃紧的文字。教学倘若把握不准文眼 ,势必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而不得要领 ,“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 ,无滋无味 ,哪来教学效果 ?诗有诗眼 ,文有文眼 ,把握住文眼 ,就掌握了诗文的精神实质。文眼 ,文章的点睛之笔 ,不同文体的文章 ,其文章的精要处、设置的位置不尽相同。一、小说、戏剧的文眼小说、戏剧的文眼一般设置在情节发展的高潮处。例如 :1.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文眼设置在主人公玛蒂尔德舞会上的“陶醉” :“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陶醉在人…  相似文献   
6.
这里所说的“早期”,指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这一时期,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曾经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和为中国选定了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还曾不适时宜地提出过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反映了早期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尚处于幼稚简单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当时的激进思想,从而表现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