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党与土匪团伙是近代中国两种反社会的秘密力量,两者在发展上曾各有特点,辛亥革命后由于时代环境的原因,逐渐表现为合流趋势,直到1949年前后一同消亡。两者从形成的背景上、成立的宗旨上、内部的结构上、活动的内容上以及历史活动中,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有紧密联系的一面、也有差别的一面,发展到后来,可以说两者混而为一、不分界线了。  相似文献   
2.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时必须具有的思考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思辨能力。这就要使学生完成从单纯的掌握历史知识信息向这方面的转化,这些能力具体化为记忆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多而杂,可以以很多方法和线索去讲述.我的教学总结认为,从三条中心点去认识中国近现代发生的历史风云,能清楚地把握其概貌,在教学与学习中获得思考、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和现实如何联系,才能更好地、切实地发挥它的应有的功能,是历史这门学科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检验历史课作用的生命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族问题是历史教学中一个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对这个问题的讲授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具体而全面地分析,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民族关系认知。  相似文献   
6.
学习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只让学生记住几个时间和几个事件,而是使学生获得对历史发展观的思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完成从单纯地掌握历史知识信息向增强历史思维能力转化。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时必须具有的思考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包括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是历史教学中一个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对这个问题的讲授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具体而全面地分析,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民族关系认知。  相似文献   
8.
民国初年,中国实施了多党制,但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就走向失败,它的失败既有外部原因,又有深刻的自身因素,它给中国后来的政治发展有极大的警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之初,适应新的国际教育形势的变化,我们国家开始了全面的新课改,制定了各课程的新目标,其中历史课的总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这种新的要求下,中学历史的素质内涵相应的也要发生改变,其提高途径也要围绕这个目标做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创成和实施阶段。从红军长征开始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中央始终给予民族关系以重视,目的是团结各族人民,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和日寇分化我国民族团结抗战的企图。其中实施的一些重要政策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自治等策略为中共以后的民族政策所沿袭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