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选人了《陈情表》一文,教材把“凡在故老,犹蒙矜育”中的“故老”解释为“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而且与之配套的人教版教参也采用这种解释。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外国小说欣赏》(选修)的选文语言具有欧美化特点,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教材,应该考虑对学生语言规范性的影响。《外国小说欣赏》中有些语言不规范现象应引起编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一堂新课来说,精彩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启迪。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入的设计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下面,笔者以《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为例谈谈常见的导入语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深圳福田:首善之区的“幸福”样本》一文。笔者认为,这里的“首善之区”用错了。何谓“首善之区”?《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解释为:最好的地方。旧谓实施教化自京师开始,京师为四方的模范,因以指首都。舰代汉语词典》(第5版)解释为: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相似文献   
5.
屈光耀  王琴 《中国教师》2011,(20):74-75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如果能妙用下列六大"效应",班主任工作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罗森塔尔效应——让学生信心百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所学校,他从6个班随机抽出3名学生,共18  相似文献   
6.
屈光耀 《考试周刊》2013,(37):26-26
高中语文老师要充分挖掘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做到: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感悟教材,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展多形式的活动,加强学生集体意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考钉子户”、“中国第一铁脑壳”、“现代范进”、“考霸”……去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四川成都时年45岁的梁实一时成了各大媒体热炒的人物。据报道,他曾15次参加高考,但可惜的是2011年高考他又一次咀嚼失败的滋味:352分!距四川省理科三本录取分数线还差64分。听到自己的成绩后,梁实猛拍自己脑袋:“叫你翻到书就了然,闭起书...  相似文献   
8.
在古诗文中,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用最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常见的有明用、暗用,而反而“典故”却少见。反用“典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可怜的数字: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本教材共有20个单元,但科普类文章仅2个单元(必修三第四单元、必修五第四单元)、6篇文章。而且选修教材中根本没有科普类课文。由此可见科普类课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这又是尴尬的事实:就是这仅仅2个单元、6篇科普类文章,却成了"鸡肋"。上吧,这类课文似乎是那么枯燥无味,不像诗歌、小说、散文那样"耐嚼";不上吧,高考试卷里总有科普类文章的一块儿田地,为了应考,还是要将就一下。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听说读写的目标的另一种表述。而说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俗话说饭能乱吃,话不能乱讲,可见,说话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语言交际的典范文章,对学生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