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象形、会意等造字思维乃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滥觞和原型。原始五行说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据和运用对应现实、具有直观具体性的象形思维;阴阳说则主要是运用会意思维而往较高程度抽象性发展的结果;两者的合流,从思维角度看,亦是依据于象形与会意思维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古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偏义复词.掌握和理解这种复词,对于正确领会词义、理解作品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汉语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词汇、语音、语法都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中词汇的变化发展最为显着,它随时代发展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偏义复词是复合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汉语汉语中比较特殊的词汇,是汉语中独特而有趣的语言现象.有些词语古代常用但现代少用或几乎不用了,有些词语古今意义大同小异或完全不同,有些词语在表达运用上和结构上与古汉语大相径庭.本文就古今偏义复词的差异变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殷墟甲骨文已形成"六书"规律、文字起源的文献记载传说以及相关考古举证等三方面的分析论证,基本确认:甲骨象形文所象形的,至迟大概也应为大汶口或传说中黄帝时期的原始社会生活,因而,它所象形之刑罚也大致应为这一时期的。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作为夏商"五刑"渊源的原始"五虐之刑"以及其他相关原始刑罚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