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义利观是指如何认识"义"、"利"以及如何处理"义"与"利",即道义与利益之间关系的思想和观点,是中国古代荣辱观的理论渊源,是义利观在伦理领域的进一步展开。人性是可变的,人们最终会趋向于善,即"义",这是人们趋荣避辱的道德支点;社会物质条件,即"利",对人们的荣辱观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人们趋荣避辱的物质前提;如果"义"和"利"发生冲突,要坚持先"义"而后"利",甚至舍"生"取"义",这是人们评判荣辱的尺度和标准。深入探讨古代荣辱观的理论渊源,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代荣辱观的思想精髓,并进而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义利观为主线,从人与国家、人与人、人自身三个层面阐述古代的荣辱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代荣辱观的思想精髓,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义利观为主线,从人与国家、人与人、人自身三个层面阐述古代的荣辱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代荣辱观的思想精髓,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是封建文化积淀的产物。封建的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伦理价值和科举制度是传统“官本位”思想的政治成因、经济成因、文化成因和制度成因。当前,公务员考试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可靠的途径,但大学生的这种选择同时也折射出“官本位”思想对其就业心态的深刻影响。克服“官本位”思想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同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破除和克服“官本位”思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