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学习物理特别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和”类虚词的语法化研究是个热点.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了“跟”语法化的动因:“跟”的句法条件和语义特征为其语法化提供了前提条件,但诱发“跟”发生语法化的动因是一个概念实体邻近另一个概念实体而产生的语义联想,在联想的过程中,人类的认知工具——转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汉语的补语从补语的语法意义可以分成很多类别,如结果、可能、程度、趋向等;当然还可以从别的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另外,对补语的研究有不少论述,角度也各不相同。文章对补语的分类采用从补语的语法意义角度的分类,主要对其状态补语中"V得NV",主谓结构做补语的这个小类,从语义指向的角度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虽然是一部以男性形象为主的小说,但也塑造了七十多个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在小说叙事结构、情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她们是围绕男性人物展开的故事里的一个个叙事因子,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5.
崔亚珍 《科教文汇》2009,(25):260-261
本文从ET,ST,RT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日语中表示完成体的“-te i”与汉语“了”的对应关系。结果如下:①日语与汉语对于完成体的表现,均可表示为“ET-RT”。不同之处在于,汉语没有时的表现,日语根据ST与RT的关系,决定时的关系。即。“ST -RT”表示未来,“ST=RT”表示现在,“RT-ST”表示过去。②日语与汉语在考虑完成体时的侧重点不同,造成了语言表现上的不同。即,日语考虑的焦点放在了参照时间(RT)上,侧重考虑事态完成后的影响及效力,所以使用与汉语的“着”“在”相对应的“-te i”来表现。而汉语考虑的是事态本身已经完成,使用与日语“-ta”相对应的“了”来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