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樊兰  崔志博 《兰台世界》2016,(18):111-113
张坚是清代康乾年间重要传奇作家,颇富才名却仕途坎壈,一生沉沦下僚,后半生漂泊异乡,隐于莲幕。张坚前后入幕河南汝宁知府、宛平署、浔阳九江关、荆州府、汉中府,交游颇为广泛。在游幕生涯中,张坚接触到不少朝臣仕宦,其传奇作品《玉燕堂四种曲》也得到广泛流传,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蒹葭》的美与山水画多有相似之处,它通过画面的远近结合,虚实变化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美仑美奂的,充满张力的画卷,在重章叠句的结构中,诗人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一唱三叹,全诗不着一个思字,却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对“伊人”那深深的企慕;全诗不着一愁字,读者却在诗中体会到了那求之不得的无尽的惆怅,可谓是“景外有景”“画外有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蒹葭》创造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完美意境,它是中国诗歌大画卷中的一幅淡烟轻笼的水墨丹青。  相似文献   
3.
李纲以屈原为榜样,创作了大量骚体作品来倾诉亡国之痛、思乡之情;揭露黑暗、针砭时弊,表现出了李纲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对现实的批判精神。李纲创作出了大量饱含深情的壮美诗篇,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朱熹是《诗经》宋学的集大成者,其《诗》学思想及其《诗集传》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诗》家注重朱子之学,崇尚《集传》成风.《诗集传》既是元代科举的参照经典,也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教材.  相似文献   
5.
马端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也是元代众多《诗经》学研究者中的重要代表之一。马端临在元代废《序》的大环境中,主张遵《序》,可谓独树一帜。他在其《文献通考》中认为,《序》有功于《诗》,《诗》赖《序》以明,且《序》符合圣人"无邪之训",应择其善者而从之。马端临的存《序》说体现出其对诗歌艺术规律的独到认识。可惜的是,马氏对《诗序》的作用缺乏客观认识,由于《诗序》带有阐说儒家思想的说教色彩,并不能说明诗歌的意旨,从而使马端临的存《序》说又回归到遵《序》的窠臼之中,其《诗》学观念囿于汉学,思想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6.
张坚是清中叶重要传奇作家.在昆曲发展最艰难的时期,张坚坚持传统昆曲剧本创作,对昆曲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他创作的《玉燕堂四种曲》结构新奇,文辞雅艳,音律恰协,流传广泛,是清中叶昆曲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7.
张坚是清中叶重要传奇作家。在昆曲发展最艰难的时期,张坚坚持传统昆曲剧本创作,对昆曲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他创作的《玉燕堂四种曲》结构新奇,文辞雅艳,音律恰协,流传广泛,是清中叶昆曲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8.
吴笑伟  崔志博 《职教通讯》2019,(2):13-16,25
推动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时代命题。只有加快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才能更好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满足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从创新的结构要素出发,提出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5C要素细胞结构模型,最后结合学院探索实践构建"三层五元六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短缺和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