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9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林默予,这些年来在银幕上多扮演一些有知识有身份的中老年妇女。电影《红楼梦》中,林默予饰演的贾母既有老贵族的雍容华贵、老长辈的宽厚慈爱,又有一族之长的精明强干,并因此获得了该年度的“金鸡奖”和“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两项桂冠。除了演电影,她还参加了电视连续剧的拍摄,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还请她在《人与人》、《旋转舞台》、《综艺大观》等节目担任客座主持人。今年热播的电视剧《人虫》中,她又在《房虫》篇里饰演一位归国的富家老太太。她那准确到位的精湛表演为人称道:“哪里像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呢?”问及老人…  相似文献   
2.
崔普权 《北京档案》2002,(10):50-50
两位河南来的朋友向我抱怨:在北京吃不到河南风味的豫菜.其实,这是他们不熟悉的缘故所致.除了北京的"第一楼"是豫菜外,这里还有一家百年老店--厚德福饭庄.  相似文献   
3.
4.
5.
旧京,饭馆中的服务员被称为堂倌、走堂儿和跑堂儿的.您可别小看这跑堂儿的,俗话说:"饭庄分两半,跑堂与红案".  相似文献   
6.
筷箸文化谈(二)筷子的历史与称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情有独钟的筷子,确切的出现年代已难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商朝时代已有使用筷子的习惯.在此之前,中国人吃饭也普遍直接用手抓.《礼记·曲礼》上说,人们聚餐时,抓饭不得乱扒或把粘在手上的饭再拨回去.后来随着食物的增多,特别是烹饪技术的日益复杂和菜肴的日益增多,才逐渐体会到使用筷子的便利,于是练就了餐桌上的这手"绝活".  相似文献   
7.
骆驼与北京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以其体壮力大,性情温和、驮重量大、耐饥饿、善行走等特点,很早就被人们驯化为古时的运输工具。“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笔下所描写的古代“丝绸之路”上骆驼队过沙漠时的动人情景。与此同时,北京也有了数...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水利部副部长张含英,在年逾百岁时,还每天打上一通太极拳,偶尔还到单位上看看.他在世时,是国内百岁老人中职位最高、生活阅历最丰富、生活质量最高的一位百岁老人.  相似文献   
9.
葛存壮是1953年调入北影厂的,从影后,他一直跑龙套,银幕上没多少镜头。他不挑捡,不计较,认真地对台词,琢磨其他演员的表演技巧。他认为“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1959年,著名导演凌子风“慧眼识才”,发现了葛存壮的表演潜力,在导演电影《红旗谱》时,大胆地起用葛存壮,让他演反面主角———地主冯兰池。29岁的葛存壮不熟悉这类人物,又要从青年演到老年,难度很大。但他没有畏难退缩,认真地反复读小说,研究人物特征,终于在银幕上塑造出了活生生的狠毒的恶霸地主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次表演显示出了他出众的表演个性,由此,成了演坏…  相似文献   
10.
崔普权 《今日科苑》2012,(24):101-102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已是古稀之年了,还是个工作狂、写作狂,经常是白天工作,晚上写作。先生如今可以说著作等身了,可仍然笔耕不辍,高老还是老部长中唯一一位能跳国标舞的。主要著作有《领导艺术纵横谈》、《丰碑颂》、《微笑》等。他还是中国大陆第一位世界桂冠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