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对思想教育逆反心理的成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为提高德育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之一。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以高主体态参与宇观域人与自然的、宏观域国际的、中观域国内的、微观域个体之间的以及主体自我的不同层次的各种交往,构建和实施适应当代全球化进程的主体——客体——主体二维结构普遍交往的关于人的发展的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锻造当代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交往性、竞争性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这就需要教师具体分析问题的难点,针对难点进行突破。下面,笔者结合一道典型例题谈谈列方程解应用题“因何而难”以及“以何解难”。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要真正把公民道德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的路径,使之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切实加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公民道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作用.目前,公民道德教育还存在道德目标上的泛理想主义、道德建设全民参与不够、道德号召缺乏约束机制、量化测评标准缺乏等问题.这与道德行为评价标准混乱、道德教育实践滞后、领导干部官德不足、制度化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关.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需要把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与培养公民的道德主体性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与法律惩戒结合起来,把道德的先进性需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加强党的作风结合起来,把公民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把优化公民道德教育环境与构筑坚强的民族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的客观需要,其意义重大、内涵丰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荣辱观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是对中华传统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改革中,我们着重探讨了以讨论为主的双向启发式教学,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增强了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