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制作观念的开放,新的青少年儿童文艺形式不断衍生,融入了恐怖元素的作品大量涌现,影片《鬼妈妈》就是一部成功之作。儿童片与恐怖因素并非势不两立,合理适度的运用恐怖因素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少儿文艺影视作品的恐怖元素也会对青少年儿童带来不良影响,在其应用于儿童片时应以禁止滥用、避免危害少年儿童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因其特殊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影视专业第二课堂目前存在教师参与不足、内容缺乏专业性、教学形式封闭等问题。为了改善现状,提出了完善延伸功能、优化教学内容、搭建活动实施载体、拓宽活动开展形式等提升策略,从而实现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支撑和补益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题材电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折射出的不仅是农民的生活现状,更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现状。当前我国农村题材电影无论从视听效果、故事叙述上,还是在思考价值上均不尽如人意。要重拾昔日的辉煌,需首先明确农村题材电影的观众定位,勇于直面变革中的农村现实,同时借鉴其他电影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4.
张同道的《小人国》试图通过还原日常生活琐事来表现儿童社会的真实面貌。作为一部真实电影,《小人国》开创了人物与故事并重的纪实手法,对编导意识在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影片内容等方面的渗透方式作了有益尝试。亲切平缓的语气节奏、明丽活泼的色彩格调、鲜活的个性化人物与故事,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了受众。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主义电影与80年代中国的探索影片从产生背景到思想艺术取向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当今“第五代”的意义已远大于探索电影的内涵,中国电影应在商品文化大潮中保持自己的艺术品位,寻求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