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追求标准与评价一致性的要求下,内容标准、表现标准、评价应是匹配的体系。从这种一致性的角度出发,是把握二者特点及关系的一个切入点。作为狭义的课程概念,内容标准指的是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它陈述了期望教师教给学生什么以及在特定学科中应当获得普遍的知识与技能;表现标准界定了学生对内容标准要掌握的程度或成就水平,描述的是程度和质量,它们要回答的问题是“十分好是多好”。因此,表现标准为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尺度,从而使评价与内容标准保持更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转变教师评价理念: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实施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工程,具有强烈的目标指向。在一定程度上,课程实施是一种逆向求解的活动,这是因为如果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学习目标是明确的,那么教师的作用之一就是创设合理的方案以便学生掌握这些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3.
教师基于标准的命题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测试题目的开发,并使得测验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命题自然成为教师常态工作之一。要实施基于标准的评价,仅仅依靠高风险测试(如高考、中考)的引导是远远木够的,课堂层面上教师的测验是主阵地,也是最终的落实点。而命题是测验的准备,这必然引串出一个重要的话题——教师如何基于标准命题。但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凭经验编制试卷,甚至随意挑选题目组合试卷。事实上,教师选用的测试题题目也大多不是评价专门机构或专业人员开发、编制的。无疑,如何有效地为教师提供一种基于标准命题的框架就成为当下之急。  相似文献   
4.
富阳市富春第三小学多年来立足教育科研,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的办学之路。近五年来,该校共完成国家级、省、市级课题近十项,《学会表现———小学生创新人格发展实验研究》是目前学校的总课题。该课题是杭州市立项课题、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和全国“十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课题以“学会表现”为切口,用表现折射创新,用乐于表现的意愿和善于表现的能力聚焦儿童创新人格的发展。课题与新课程理念全面融合,其主旨在于尊重儿童的天性,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开发他们生命全程中的品质和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到目前为止,课题在表现性目标体系、活动体系、评价体系、表现性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师教学观、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5.
6.
学习反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其基本议题包括基本走向、反馈指向、反馈类型、实施策略。目前学习反馈已有新的进展,要发挥其作用,首要之事乃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学习水平明确出学习差距,进而提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其次,要提供合适的反馈信息类型。对于教师来说,要使反馈有效可采取五种策略。这四个议题构成了有效学习反馈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小学阶段选题指导存在的问题:严重忽视指导准备工作.放任小学生“为兴趣而兴趣”地选题;过高定位小学生问题意识能力,弱化“话题问题化”指正力度:极少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减弱“问题课题化”的生成过程;多数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工作,助长“拼盘式小组”的仓促形成,本文提出了选题指导的流程,即知道学生研究兴趣,引导学生聚焦话题为问题、指导学生把问题课题化、组织协调学生成立研究小组等四个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要素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例举了一个鲜活的案例以微垂且伙柏阐抹  相似文献   
8.
对话是常见的课堂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但对此也存在着理解误区。本从对话的本意出发;对这些误区作出分析和改正。由此,希望能引起教育对课堂对话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群众性教育科研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其本意是打破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独揽”教育科研的格局,鼓励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标是课程的灵魂,教学目标自然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起点和依据。但从实践层面来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并不理想,如学者翁成杰就指出了教师在教学目标撰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即使一些专业水平较高教师也应用了ABCD或类似的模型来撰写教学目标,但受限于这些模型的局限,撰写出的教学目标还不够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