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陈秋莲老师是四年前我教育实习时的语文教学指导师和班主任指导师,在短短半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陈老师在做班主任工作等方面非凡的人格魅力,她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实习生谆谆教导、关心备至,让我们获益匪浅、深受感染。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想] 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一书中说:"原始人类的思想虽然简单,却喜欢去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等等."<夸父逐日>作为一则创世神话,亦是如此.所以,本设计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学生时刻意识到这是一则神话,所讲故事并非真实,但故事背后所体现的远古先民创作神话的精神动力是真实而具体的.  相似文献   
3.
<正>[真题一]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再恩赐第二次。——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团火焰熄了,另一团火焰燃起。——罗曼·罗兰《名人传》经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话语,总能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以上两句话,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设计说明] 李海林老师认为,一篇文章有着"双重价值",即"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前者指一篇文章"写什么",后者指"为什么这么写".《咏雪》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东晋名士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此为"原生价值".怎么让学生真切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笔者以"言语"为教学抓手,通过朗读、比较、想象、感悟等方法穿越到"咏雪"现场,感受氛围,亲近人物,尽可能地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力求从"宽度、厚度、力度"几个方面做到短文长教,深入浅出,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相似文献   
5.
学历案能呈现学习过程,具有明晰的逻辑指向,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学习的真实发生与进阶,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核心素养。学历案关注的是“如何学”和“会学”,因此教师可对比传统教案,从“学习目标”的制订与表述、基于“问题解决逻辑”的任务设计、指向建构核心概念的“单元整体学习”等角度,对学历案的设计进行探索与实践。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核心概念为指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落实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想] 《那树》一文,在主旨上,可以有多种解读,但不管什么样的解读,都绕不开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生态批评理论”.所谓生态批评,就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关系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桃花源记》为例,从叙述视角、言语形式、词语所指等小切口进入,探究了朗读教学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入口,对指导朗读教学以及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专家、理论研究者积极倡导并探讨、实践有效教学的今天,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文章的关键词,如解读《老王》时探究“愧怍”“善良”等词,赏析《记承天寺夜游》时抓住“闲人”一词等。同时也有很多探讨关键词教学的精彩论文或案例纷呈于各种教学杂志。通过抓关键词解读研讨文章也成了很多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正>文学作品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因其审美性、多异性和隐喻性等特点,广受读者的青睐。在各类语文试卷中,文学作品阅读的分值一般是20分左右(文学名著阅读不计在内)。虽然分数占比不是最高,但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一组能真实考查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素养的任务在一份试卷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