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它比文化的其他部分具有更鲜明的民族特点。作为语言的负样态蒙古语詈词不仅反映着蒙古民族独特的思维特点,同时,通过对蒙、汉两种语言詈词的对比研究,我们也能领略到这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迥异特征。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课是普通高等院校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工具课,在民族院校里也是极为重要的课程。本文以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班的古代汉语教学为例,从教材到教法予以讨论,希望对其他少数民族院校的非汉语授课的学生和教师具有些许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蒙汉民族“白”色词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汉民族是农耕民族。虽然同在中华大地,但受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人文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两个民族对同一种颜色"白"有着不同的认识。这种认识映射在语言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词汇文化。蒙古族"尚白",而汉族却认为白色是凶色。本文将根植于两个民族的不同信仰分析造成这种截然相反的认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