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李育善散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放在我的案头已久了。初读,我就被他那质朴而自然的情感叙述所感染,一股清澈、纯净、真切、鲜活的审美感受在我的心中徒然泛起。李育善,这个文坛初露锋芒的名字在我头脑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孙晓杰是一位纯情、清澈、自然、澄明的诗人。他的诗在意像组合与编织中,显示出一种诗性的妙想和审美的澄澈。《世界的秘密》这组诗,集中地显示了他的创作特征。这是一组歌颂生命的激情、活力,唱响新生活的喜悦和期盼的歌。  相似文献   
3.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是历史实有论,还是历史虚无论;历史是当代史,还是当代以历史为鉴,这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在目前中国文坛却出现了分歧。一股新历史主义的思潮在思想界、文学艺术界、学术界泛起。他们认为:历史是由胜利者——占统治地位的权力者书写的历史。历史是当代史,是为现实政治、经济建设服务的文化史。他们把历史归入一种实用的文本。  相似文献   
4.
姚家明,商洛作家群中的佼佼者,当代陕西实力派青年作家,商洛学院优秀学子。现任商南县文联主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世纪以来,家明显示了不凡的创作实绩:先后在《北京文学》《延河》《人民日报》等发表小说、散文等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1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荣获全国性文学奖2次。其作品多取材于社会底层,具有鲜明的秦楚地域文学风格,语言清丽自然,人物个性突出。现刊发著名评论家常智奇等研究姚家明作品的文章3篇,供大家学习和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姚家明,商洛作家群中的佼佼者,当代陕西实力派青年作家,商洛学院优秀学子。现任商南县文联主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世纪以来,家明显示了不凡的创作实绩:先后在《北京文学》《延河》《人民日报》等发表小说、散文等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1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荣获全国性文学奖2次。其作品多取材于社会底层,具有鲜明的秦楚地域文学风格,语言清丽自然,人物个性突出。现刊发著名评论家常智奇等研究姚家明作品的文章3篇,供大家学习和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秋风娃娃王宜振秋风娃娃可真够淘气, 悄悄地钻进小树林里; 它跟那绿叶儿亲一亲嘴, 那绿叶儿变了,变成一枚枚金币。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首妙想迁得、想象丰富的抒情诗。诗人站在夜色笼罩的大地之上,放飞诗意联想的白鸽,在高天大地之上畅游。全诗以抒情主人公为中介,在高天厚地上寻觅情感的诗意对应形式美。  相似文献   
8.
商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是艺术的沃土、文学的富矿、作家的摇篮。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里冒出了以贾平凹为首的一批光照神州的文坛新星,从而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坛一道独特亮丽的的风景。研究商洛作家群是解读中国乃至世界当代文学的一把钥匙,是破译中国西部文化现象的一把钥匙。著名作家孙见喜无疑是群星灿烂的商洛作家群中一颗耀眼的星星,他的长篇小说《山匪》自2005年11月问世以来,引起了文坛的极大轰动,令业内人士震撼,好评如潮,赞誉有加。今刊发一些著名作家、评论家关于《山匪》的一组研究文章,共九篇,篇篇精彩,很有份量,供大家学习和研究。今后,我们将在本栏目中继续组织一些类似的专题研究,望广大读者踊跃投稿、荐稿。  相似文献   
9.
真实永远是小说美学的第一要素,文学的真实性是关系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的重要问题.但是,目前许多中青年作家轻视文学的真实性,轻视文学在表现生活的真实性中本质性的揭示.杨少衡的《我不认识你》《蓝名单》《海湾三干亩》《一○八号文件》等四篇小说都是写官场生活的.由于作家对官场生活缺乏应有的了解,对行政官员的工作作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缺乏充分的认识,更多的是靠自己有限的体验和遥远的观察,凭主观臆想来编织故事,未能把笔触探入人的内心深处.因而,作品显得有些空虚、单薄、漂浮.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时代性、新闻性,很难使一个新闻工作者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把自己的新闻观点集中、凝定在一件事件上;新闻指导的现实性、针对性、党性原则,很难使一个新闻工作者在宗教与自由,历史与考古的基点上建立起具有一定专业文化色彩的界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阶段性、易碎性,很难使一个新闻工作者在人们认知和判断的记忆深处留下恒久性,博大性、宏阔性的印象。有谁能把瞬间凝定在永恒之中,有谁能把单纯写成丰富;有谁能在常人常态中开掘出杰出和伟大,有谁能在政治性中发掘出人类性,有谁能在有限之中展示无限……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