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模具高速铣削加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模具高速铣削加工的刀具系统、机床系统、CNC控制系统、CAD/CAE/CAM软件系统、安全防护和实时监控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模具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校企之间产学研合作实践的深入,产学研合作的"瓶颈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产学研三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文章将参照医学院的PBL教学模式,结合模具专业的特点,遵循校企互利双赢的原则,寻找产学研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尝试提出组建高职附属教学型企业的设想,以期解决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瓶颈性问题",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服务是提升竞争实力和创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拥有品牌服务也是中国企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企业的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客户关系管理正是由此而生的。  相似文献   
4.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模式,是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整合资源的重要平台。根据以往的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的经验,结合课程改革的思路,从具体课程教学微观的领域出发,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课程在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而为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也为高职院校如何突破模具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柯春松  唐杰  庄舰  娄用够 《职教通讯》2022,(10):102-106
模具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急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需要长学制培养,高职院校培养存在学制不足的问题。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模具专业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构建,将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结合,进行学校3年“职前教育”和企业3年“职后培训”一体化设计,延长培养周期,解决了高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制不足的问题。在学徒制实施中,模具专业将国际国内标准有机融合,开发中国特色学徒制标准;引进企业师资、技术和工艺等教学资源,打造“双导师制”教学创新团队;融入“三新”,改革教学内容,采用“产训学”一体化教学方法,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模具专业教学特点,对模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构建目标及系统体系架构、开发标准、资源建设、服务平台搭建与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构建最终来源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所以如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如何客观的评价员工?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借助于科学、客现的人才评估手段对不同人才的德、智、能、绩的实际水平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无疑是最妥当的方法,但目前的人才评估系统都存在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把神经网络的理论应用到评估系统开发以避免其局限性,从而使系统能采取一些科学适宜的评价技术,把专家的判断与科学方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兴技术产业在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发展瓶劲的问题,基于Triz创新理论,以宁波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进行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的战略研究,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模型指导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