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结合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中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改革新路子,力图提高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新形势下的新闻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对词雄稼轩一生不同阶段的评价,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一个重要原因是稼轩词中情感与理性常呈冲突表现。本文对这种冲突的不同表现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说明讲气节、秉至诚、做真儒乃为其始终如一的追求和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用词表现农村题材是辛稼轩在词史上的贡献之一。本文旨在说明稼轩农村词在描绘农村生活的表象之外,还倾诉了自己深沉的忧愤,展现了自己对理想的幢憬,并试图表明稼轩爱国思想在各阶段的一致性和强烈性,以及他在农村题材抒写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融铸豪蜿,沉郁悲壮为辛词的独特风格。传统儒文化的熏陶,是辛词内蓄阳刚的关键所在;而南宋隋性氛周的刺激,别是辛词沉郁悲壮的主要原因;艺术表现上,传统比兴手法的采用,使辛词产生出情辞姹曲的效果;词借姹约体制例又使辛词呈现出“心雄似火”而又“色柔如花”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