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又要突出职业文化特征,以职业氛围为载体,构建校园物质文化,重点是营造基于职业发展的教学氛围和校园环境;以培育职业精神为核心,构建校园精神文化;以职业规范为目标,构建校园制度文化,在制度建设上学习和借鉴企业经验与模式;以职业活动为抓手,构建校园行为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试论就业导向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高职院校而言,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问题.重新界定职业素养的概念,理清当前影响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因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专业教学,培育具有企业文化特质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具有近30多年的办学经验,业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其成为澳大利亚教育输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政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共建"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与生产、科研、经营过程融合在一起,不仅让教师能更加真实地教,也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学,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有了良好的实施平台。  相似文献   
5.
县域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组织载体,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力。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宁海模具产业集群、慈溪家电产业集群为基础,与宁海县、慈溪市政府及相关企业(协会)共建宁海学院和慈溪学院两大县域产业学院,从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师资队伍、产学研服务平台和管理体制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构建了政、校、企(协)多元融合的现代产业学院模式。总结已取得的经验,县域产业学院未来需要在转变办学理念、优化治理结构、加大政策支持、变革育人方式等方面寻求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块状经济已经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许多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区域性集群品牌.处于产业集群品牌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影响,发展营销能力、研发能力、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专业,积极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7.
浅论高职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影响工学结合的因素主要包括:校企的利益不一致,学校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够,工学结合中的管理不完善以及政府的政策保障措施缺乏等,因此,学校需要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努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完善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政府部门要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促进工学结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