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1.
1 一次精彩的估算 1945年7月,当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时,作为参与研究的主要科学家们,极关心此次爆炸的威力如何。据传,在场的费米从袋里掏出一把碎纸片撒向空中,气浪把纸片吹出好几米远,费米测量了纸片吹开的水平距离,经过估算,就讲出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这使在场的科学家有的大为惊讶,有的费解,有的怀疑。事后证实,费米的估算与各种精密仪器测算的结果非常接近。其实,费米所用的估算方法是根据“平抛——风力——威力”关系算出的。这是一次精彩的估算。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已由过去单一、基本的形式向综合性、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在考查实验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4.
巧摘脑瘤的X刀应正运(湖北咸宁医学院,437100)瑞典神经外科专家Lersel和核物理学家Lasson在1968年共同研制了第一台γ刀,这种不用开刀的“刀”能在几十秒钟内消除脑内肿瘤,不流血、不麻醉、不损伤身体,使医学放疗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现在世界...  相似文献   
5.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宣布获1997年度物理学奖的是美国华裔教授朱棣文和威廉·菲利普斯,以及法国的克洛德·塔诺基.他们的重要贡献是研究出了激光冷冻原子捕捉技术;人们可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发展太空导航系统,进行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还有助于制造出十分精确的原子钟,同时有希望造出运算能力更大的电脑晶片.今年49岁的朱棣文,祖籍中国江苏太仓,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朱棣文教授从1983年起开始致力于“冷却原子”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自己的摇篮——地球的认识,自古以来,既有许多美好的传说,也有不少迷茫的误解。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对地球逐渐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家对地球的研究日益精深,又有许多新发现,所以人类必须不断地重新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质量在增加 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来,人类将它应用于天文学上,算出地球的质量是5.98×10~(24)千克,其实这个数据除了“粗略”之外,还具有“瞬时”性。据有关科学家研究测算,每年约有千万吨“宇宙灰尘”落在地球上(当然包括各种陨石之类),这些“灰尘”除了部分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