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庞家伟  王丽娟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4):120-121,135
墨子在儒、道等先秦诸子淡化鬼神的春秋战国时代,大谈天志鬼神,是有其内在实质的。鬼神论思想其实是社会动荡转型时期实现墨子兼爱、非命理想的政治策略,这种思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迷信,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世俗民众。他的天意鬼神实质就是民众意愿。  相似文献   
2.
人力车夫是近代出现的一个职业群体,中国现代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把这个意象逐渐强化和丰富起来,使其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仅仅是作为从事一种社会职业的人而存在,也是中国现代文明进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3.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宗教文化有或亲或疏、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将这种关系纳入艺术视野,塑造了许多"教徒"形象。通过表现各种"教徒"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为,揭示了宗教文化对现代中国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影响,也反映出他热情爱国、救世救民的人生追求,体现了他改造国民性、反思传统文化和重塑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4.
庞家伟 《文教资料》2012,(20):20-21
白嘉轩是《白鹿原》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主人公之一,他淡薄自守,自爱自立,内省慎独,坚守仁义为本,是儒家文化的具体实践者和形象代言人。尽管白嘉轩身上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却也暴露了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接轨时的激烈碰撞,使其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充满悲剧意蕴的人物,折射出作者对个体命运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5.
历来,学者们对屈原《九歌》的性质争论纷云,没有定说。原因是作品本身呈现出复杂、多层的文化意绪,它有着民间原始宗教的气息,又带着宫廷神圣宏大的祭歌排场,而其间总丝丝屡屡穿涌着作者跳动的灵魂、奔腾的情感。作品能够把几种彼此颇为独立的文化意绪巧妙地呈现出来,关键在于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特殊的身份以及卓越的艺术才能,最终谱写出蒙胧原始、雄宏庄严、哀怨叹惋的千古《九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