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基于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提出了一种高职教学资源体系架构设计的思路,设计思路兼具灵活动态性和泛在性,既能根据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的变化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又能实现随时随地使用任何工具、通过任何网络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江门作为全国首批八个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已经占有信息化发展的先机,也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面对主客观情势的严峻挑战,江门还应加强宏观规划,从观念转变,产业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几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4.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观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程度。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地,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专业设置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能否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本文在分析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广东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规模上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外延的扩张必须以质量的提高为基础.加强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加强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明确办学理念、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办出高职特色.  相似文献   
7.
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强调校企共同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初期探索、理论构筑、实践应用的实施过程和实践效果,阐述了该模式可实现人才培养的三个零距离,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实践教学的三个突破,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最终实现高职院校"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8.
黄保德  康思琦  李桂霞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0):151-152,155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有效方式,是促进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校企双方供求关系的契合、人力资源的整合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是实现产教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思琦 《教育与职业》2006,(33):114-115
文章在阐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与创新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原则与思路的基础上,论述了由综合素质教育模块、专业技能理论模块、实践技能培训模块及附加课程模块组成的创新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