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尔库塞结合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说”和弗洛伊德的“爱欲说”.提出了“人的异化”理论.并从主体性哲学层面细致分析了人的异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深入剖析了人走向异化的深层原因。面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普遍异化的现状.马尔库塞进一步探讨了克服异化、拯救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即通过艺术实现爱欲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康德主张"审美不涉利害",并由此对自然美的形式、内容作出了相应的阐释。庄子则提倡以"无为"的审美方式观照自然美,进而崇尚自然万物的本然状态。二者均强调自然美排除一切人工雕琢和矫情伪饰,顺乎自然事物和人类的自由本性。同时,他们对于自然美的认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1)形式上,康德认为自然美具有"合目的性"的主观形式,庄子眼中的自然美则无处不在,是超越形式的存在,具有"无目的性"的无限形式;(2)内容上,康德所认为的自然美是"有为"发展的,而庄子意识中的自然美是一种"无为"存在。  相似文献   
3.
儒家与道家自然美文艺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美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是儒道两家关注的焦点。儒道两家以不同的人生态度与审美方式观照自然美,根据各自的自然审美观对文学创作的要求,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美不一样的理解,构建了风格迥异、相互对应的我国古代两大文艺思想体系:一、自为与自在:两种不同的自然审美观;二、有为与无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理论;三、平和与清真: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四、得彼与自得: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儒家与道家这种对自然美的不同阐释源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各自深厚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