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由于社会环境与经济制约的影响,成为国民基础教育发展的软肋。基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曾经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由于社会环境与经济制约的影响,成为国民基础教育发展的软肋。基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曾经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进一步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同时"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创新模式。"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3.
<曲式作品分析>是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它要求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音乐理论知识(诸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等),对具体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达到理解、鉴赏、诠释、创造音乐的目的.因其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综合性强、知识点跳跃性大、教学内容含盖范围广等特点,一方面深受学生的喜爱,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笔者认为,在<曲式作品分析>课程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教学,对于理解概念、认识本质、理清思路、形成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廖小芒 《儿童音乐》2011,(11):48-51
旋律是最重要的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之一,它本身就是乐音的高低、长短、音色、力度、速度、调式、调性等等诸多要素综合运动的结果。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往往最容易被人们感知和接受。巴尔扎克曾说过:"音乐中的旋律如同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这就是各族人民的民族旋律出现在和声之前的原因。"因此,旋律听觉训练是音乐听觉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能通  相似文献   
5.
廖小芒 《文教资料》2014,(11):73-74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实习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方式过于陈旧、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单位不重视等问题,必须从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实习管理、合理安排实习内容等入手。构建新型的音乐教育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6.
《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呜曲》的音乐形式及音乐表现手法很好地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成为巴洛克时期同类体裁作品的典范。本文从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为理解和表现这首作品提供合理、清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艺术在西方小提琴音乐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本文对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制造业、小提琴演奏技术、小提琴作品、小提琴作品体裁形式、小提琴教学、小提琴教学著作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此探究巴洛克时期小提琴艺术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8.
音乐内心听觉是一项极其重要的音乐基本素质,这种素质能够在后天的训练中获得。从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出发,遵循内心音乐听觉能力训练的规律和方法,对提高音乐记忆、内心默唱、背谱、听觉预感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终能获得良好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9.
《曲式作品分析》是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它要求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音乐理论知识(诸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等),对具体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达到理解、鉴赏、诠释、创造音乐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高师音乐教育实习存在实习时间短、实习形式单一、实习内容不足、实习过程中发现的不足难以整改提高等问题。“三三制”全程音乐教育实习新模式的提出完善了音乐教育实习的整体结构,保证了实习时间,实现了内容的全面性和形式的多样化。只有通过学校精心组织与合理安排,高师与实习学校双方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桑格方面的努力才能使这一新模式顺利实施并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