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就近入学”政策,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择校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学者对就近入学政策也有不同的看法,争议颇多。本文利用最优化方法论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来分析就近入学政策,认为就近入学政策是全局最优的,同时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当前就近入学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流动儿童是在当前户籍制度下人口流动的必然结果,他们在流入地受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公立学校受到歧视,在民办子弟学校只能接受低质量的教育.流动儿童的高质量教育,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解决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需要改革当前户籍制度,完善教育制度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倾斜,强化对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解放了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火车头。同样地,创新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全世界的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化,高等学校的管理也应该改变传统模式下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建立创新型管理模式,以思想创新为指导,制度创新为保证,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营造一个有学术氛围,自由宽松的环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解放了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火车头。同样地,创新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全世界的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化,高等学校的管理也应该改变传统模式下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建立创新型管理模式,以思想创新为指导,制度创新为保证,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营造一个有学术氛围,自由宽松的环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创新的内涵、内核,从重大科学发现事件中揭示知识创新的方法与途径,提出了实现知识创新的基本途径,提出人具有不同的创新能级并能在各自的能级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就近入学政策规定了地方人民政府的义务,必须为适龄儿童提供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并未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