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廖永麒 《大观周刊》2012,(20):31-32
本文解释了民俗功能的概念,并用撒拉族具体的民俗事项来展现其具体的民俗功能,通过民俗功能的分析,对撒拉族民俗用不同的视野进行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某一个具体的社区社会中,仪式的过程通常会经历一次从结构到反结构,然后反结构再到结构的辨证过程.在这一复杂的变化过程中“反结构”的社会形态就是“交融”.下文当中笔者根据特纳:“结构—反结构—结构”的模型对土族节日“纳顿”的仪式过程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越采越受到旅游观光客的追捧,但是很多民俗旅游开发中都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展示.使得整个旅游过程乏味,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效益很难提高,本文以“锦里民俗休闲街”为例,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民俗旅游文化的展示,促使我们大多数民俗为主题的旅游提高竞争力以及品味,同时对我们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廖永麒 《考试周刊》2008,(53):144-146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东部地区,但其自身独特而丰富的各类资源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契机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