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有应用性 数学应用性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理倾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发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解决数学应用性问题的过程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的情境,展示这一过程.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认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形式使学生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如何转变陈旧的语文学习模式,让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3.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直线和圆以及圆锥曲线等。由于平面向量可以用坐标表示,因此可以以坐标为桥梁,使向量的有关运算与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运算产生联系。用向量方法研究解析几何问题,主要是利用向量的平行(共线)、垂直关系研究解析几何中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平面向量的引入为高考解析几何试题的命制开拓了新的思路,为实现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每年的高考数学对解析几何的考查都占有较大的比例,且常考常新。  相似文献   
4.
关于记忆与遗忘定量研究的两个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微分方程,得到记忆量与时间的变化函数。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有应用性 数学应用性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理倾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发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解决数学应用性问题的过程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的情境,展示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有应用性数学应用性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理倾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发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解决数学应用性问题的过程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的情境,展示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