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Sacks等提出的会话话轮转换系统忽略了下列事实,即:在话轮的第一转换关联位置,当前说话人拥有继续当前话轮的优先权.因此.本文对原话轮转换系统进行了修正,在话轮分配技巧部分,增加了当前说话人主动自我选择的技巧;在规则部分,增加了当前说话人可以主动自我选择、继续当前话轮的优先选项.本文认为,我们作为会话参与者的经验和语感,和规则中规定的当前说话人拥有的话轮分配权,证明了当前说话人的确拥有继续当前话轮的优先权;同时,说话人经常使用多种把持当前话轮的策略,这是当前说话人试图继续当前话轮的最明显证据;而且在具体日常英语和汉语会话中,当前说话人主动自我选择、继续当前话轮的现象确实具有普遍性.修正后的话轮转换系统在不损害原系统解释力的基础上,对轮番发话、重叠、话轮长度、话轮的相对分布等会话现象提供了更详细、更令人信服的解释,证明了它的优越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社会语言学中变异研究视角,将民事审判话语中人称指示语的变异描述为个体内部的变异和主体之间的变异.在采用标记理论对其进一步分类的基础上,探究其身份建构功能.研究发现,民事审判话语中人称指示语的变异可以建构多种身份,建构方式体现为突显或搁置被指称对象自身具有的社会身份的某个方面,塑造法律上对当事人有利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基于思维和概念隐喻化理论和语篇系统思想,语篇可分为隐喻语篇和非隐喻语篇。隐喻语篇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系统。微观隐喻系统由隐喻本体和喻体组成,宏观隐喻系统则由微观隐喻系统构成。鉴于隐喻在语篇中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的作用方式,隐喻分为“篇章隐喻”和“修饰隐喻”,前者具有语篇建构和组织功能,后者为孤立词语修饰。“篇章隐喻”根据作用层面分为“表层隐喻”和“深层隐喻”:前者涉及语篇衔接照应,后者关涉概念和意义连贯组织。语篇分析分为两大维度: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在语篇宏观层面起作用的隐喻为“宏观语篇隐喻”,在语篇微观层面起作用的则为“微观语篇隐喻”。借助上述分类,可建构隐喻语篇分析框架,进而推动隐喻语篇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