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嘉兴日报>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当时的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评论本地化的诉求.主张地方性报纸将本地新闻题材的评论做强、做足、做透,树立报纸在当地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当地读者首选的有影响力的读物.另一个是工作机制创新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一直被视为党报的灵魂和旗帜。长期以来,党报新闻评论充分发挥了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在重大事件上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以及及时引导社会舆情,匡正视听的功能。但受制于传统的体制机制,党报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的《红烛》、《死水》、《真我集》等三部诗作意蕴丰富,其整体可以勾勒为一座“红与黑”的诗歌殿堂,这是诗人与其诗歌的精神轮廓。诗人的心灵历史及心理特征在诗中显现了美育为上的救世情怀,其诗作具有“纯形”的诗美特征和沉郁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11日新华社报道,在黄河流域一些省区有一个怪现象:污染企业“扎堆”的地方,环保部门衣食无忧;而在污染企业被大量关停的地方,环保人员却连工资都发不出。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或是财政预算“黑户”,或是财政拨款严重不足,主要靠“自收自支”生存。为了生存,环保部门与排污企业本应是对立面的“猫鼠”关系,却变成了心照不宣、互帮互助的“猫鼠同吃一锅粥”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内民生新闻报道滥觞于直播类电视新闻报道.以往民生新闻报道存在缺陷,一是题材过于"市井化"、庸俗化;二是在"还原生活"的口号下,"还原"暴力、色情或者凶杀场面,迎合社会上不健康的阅读心理;三是客观主义倾向,渲染困难群体面临的问题,没有明确的导向性,增重了社会的无助感;四是覆盖面窄,只关注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不重视农民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11月3日至5日,由嘉兴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嘉兴日报社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嘉兴南湖举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