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我国大多数学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法治理论的首倡,而柏拉图则是人治论的代表。事实上,通过柏拉图一部通常为人们忽视的作--《法律篇》中所体现的法律权威等重要的法律思想,可见柏拉图晚年已由主张人治转向主张法治,《法律篇》中体现出的法律思想是法治理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2.
法学课程体系改革在法学教育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法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定位应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论性与实用性、国际性与本土性,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法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3.
对隐私权的本质,独处权理论、亲密关系自治理论与隐私领域理论、一般人格权理论、信息自由和控制理论、角度理论与自我表现理论、限制接触与沟通理论等不同的学说有着不同视角的解读,至今并未出现所谓通说或是能够完整地说明本质的全面见解。权利的本质在于利益,隐私权的本质则在于通过对自我向他人封闭或开放程度之状态的控制实现其独特的人格利益———独处欲望和情感的满足,而这种隐私利益更深层次地来自于人性的基本需要,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法学是什么?我们不妨先从人们对法学的印象谈起。有人认为,法学是高深莫测的。自人类文明早期,法律、法学往往以某种形式植根于宗教,并大多诉诸神灵来维持其功效。但随着文明的进步,法律不再是神奇的造物,法学也从天堂降到人间,从云端降至大地。作为学问,法学是博大精深的,因为它要汇集人类智慧的成果,要凝聚人类思想的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