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文章创新融合现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技术,从德育智慧、生活智慧和智识智慧三个维度阐述了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智慧追求。同时,立足课堂,从工具赋能、资源赋能和双线混融教学等方面探索了智慧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创新的策略,为新时代小学思政课改革作出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增进对自己坏习惯的觉察,提升自我了解。2.通过学生互相讨论的方式,促进自我做出改变,以提升自我效能。活动过程:一、心理小游戏导入,提示活动主题师:我们来做一个心理小游戏。(1)请同学们按平时的习惯双手交叉握在一起。(2)注意看看自己的拇指和各个手指是怎样交错的,是左手大拇指在上面还是右手大拇指在上?(3)请大家松开手后,再重新合拢。这次交叉的顺序要正好相反,如果原来是左手大拇指在上的改为右手大拇指在上,同样,如果刚才是右手大拇指在上的则改为左手大拇指在上,其他各个手指也要相应做出调整和改变——…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当把发展独立人格、和谐人格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将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对学生而言,习惯、道德发展与人格养成才是永恒的。这亦是我们小学品德课程所追求的核心教育价值。笔者与学生一同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学习做人”,在探索“有效德育”的征途中破译了有效品德课堂密码——“生动”,即品德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学生而言,习惯、道德发展与人格养成才是久远的。——这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所追求的核心教育价值,是德育课程的魅力所在!在数十载的教学实践中破译了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密码——"生动",即:品德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为生而动"设计教学、"依生而动"组织课堂教学、"促生而动"提升课堂实效。因为,只有学生心动了、行动了,品德课堂才真正的"生动"了,只有"生动"了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品德课堂。唯此,才能实现德育课程美好的育人理想。  相似文献   
5.
网络直通车     
活动目标 1、正确认知网络利弊,树立网络健康与安全意识。 2、学习时间管理,培养合理安排生活的能力。 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