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对“体”“用”范畴从体用一源、即体即用、体用无定等方面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反者道之动,弱道道之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观点,说明了其在本体论、宇宙生成论以及实践论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桃花源记》并诗表现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关于桃源理想的形成,有神仙说、小国寡民说及实地说等.魏晋以来,隐逸之风渐盛,神仙家言增多,颇道山中之事.《桃花源记》文末言及"刘子骥",《晋书·隐逸传》载其事迹:"好游山泽,志存遁逸.言采药至衡山,深入忘返.见有一涧水,山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木人,问径,仅得还家.  相似文献   
3.
禅宗作为唐以来佛教的主流,其传播充分利用了佛曲俗化中俗曲的力量。禅宗极其重视俗曲的开悟功能,还积极从事俗曲的创制,进一步促进了佛曲的俗化。敦煌经卷与禅师语录中的禅宗俗曲在体制上有只曲与联章体两类,它们的运用主要是上堂开法,表现出了一种新的典型形式:上堂——曲、舞、(偈赞、机锋、棒喝)——下堂,充盈着音乐文艺的运用。从俗曲可以窥探到禅宗的世俗性特征与音乐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支遁在《世说新语》中出现近五十次,是东晋名僧与名士交游的典型。支遁清谈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支遁在清谈中谈著结合,先后立逍遥义与即色义,又融合为《即色游玄论》,实质是以佛解庄。王羲之、王坦之、殷浩等名士各擅道、儒、玄,与支遁有长期论战。支遁清谈的目标是会三归一,促使学理佛教走人士族社会。  相似文献   
5.
张二平 《文教资料》2008,(12):142-144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新思路新方法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倡导下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如何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这一问题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6.
有西方“史学之父”称誉的希罗多德,以宏富的东方见闻凸显了广阔的史学视野,其《历史》不仅突破了政治军事史的局限,力求记载一切人及人的一切行为,还以全方位的手段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为后人保留了大量的东方史料。《历史》体现了希罗多德进步的史学理念——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各个民族和文明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必须对之进行同等的思考,而不能将一些民族或文明的经历只当作沃勒斯坦式“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相似文献   
7.
张二平 《青年记者》2007,(20):59-59
叙事学家把叙事分为两个层次:"故事"和"话语"。作为对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叙述与建构的产物,新闻话语无疑是一种叙事话语。叙事分析的资料不仅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童话",还包括"新闻报道"。叙事是对序列事件的再现,再现是逐一展现的过程。如果对一组事件的了解是不完整的,那么无论遗失的信息是被暂时延宕,还是被永久压制,对已知事件的阐释都可能得到被压制或被延宕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广告作为商业社会的一种宣传手段,在产品的营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摩托罗拉两则平面广告的图形对比与拼贴,色彩运用,手机广告文化分解读,分析厂家如何通过其广告创意达到其产品诉求。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墨家、道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修齐治平说。一方面,由于三家政治原则不同,所以对身、家、国三环节的侧重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己的政治学特色:儒家重修身,墨家重齐家,道家(黄老)重治国。另一方面,儒、墨、道三家,都注重政治上身、家、国的一贯性,其途虽殊,其致则一,皆欲实现平治天下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传播的。在大众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中,网络大众文化显示出如下特征:媚俗化、超复制、网络造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